日前,江苏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《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》(下称“《方案》”),提出全省要大幅压减沿江地区化工企业数量,取消部分化工园区定位,压减化工园区数量等举措。
江苏省是中国的化工尤其是农药、染料、石化的生产大省。截至2017年,江苏省化工产业收入为两万多亿元,全国排名第二,当年江苏全省共有化工企业逾5000家。
在压减化工企业数量方面,沿江地区、环境敏感区域的化工企业以及规模以下化工企业成为整治重点。根据此前意见稿中披露的数据,江苏省沿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、化工园区外的化工企业共34家,环境敏感区内的企业共71家;规模以下企业约1660家。
大幅压减企业数量,取消部分化工园区定位
与此前的意见稿相比,《方案》未提出“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2000家”的目标,但仍然明确了化工企业“退城入园”的要求。
《方案》提出,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且在化工园区外的化工生产企业原则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或搬迁。严禁在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、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。在太湖一级保护区内、京杭大运河(南水北调东线)通榆河清水通道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企业,以及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、自然保护区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的企业,2020年底前基本关闭或搬迁。
除此之外,《方案》要求压减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的数量,对评估安全和环保风险,不达标的企业需在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,鼓励达标企业进入化工园区发展。对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企业,凡是达不到有关安全环境卫生等标准的,2020年底前需依法关闭退出;无法关闭和搬迁的企业,则必须在2020年底前将安全卫生防护距离的居民全部迁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