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庆石化化工一厂挖潜增效工作侧记
2018年,大庆石化化工一厂积极拓展增效空间,全年实现挖潜增效2.38亿元,比年初计划超额完成1.92亿元,圆满完成全年增效任务。
深挖增产创效益
乙烯高产稳产,是化工一厂最大的效益增长点,这块增效的“肥肉”坚决要吃到嘴。但2018年多套装置步入运行末期,为期70余天的全线检修为乙烯高产增添了不小阻力。检修年里,化工一厂员工没有“坐等”。检修前,他们依然紧抓增产不放松,加强精细化管控,保障装置高负荷平稳运行。
调度长于水介绍说:“我们根据上下游原料接收和产品吃配情况,优化3套乙烯并行方式,合理匹配乙烯产能分布,按最佳效益组织生产。”这使得乙烯生产“三套车”吃饱、吃好,高效稳健运行。
2018年,乙烯年产量超额完成计划,实现增产增效近1.6亿元。充足的乙烯“龙头”原料,不仅为化工一厂创效,也摊薄了大庆石化化工区的生产成本,为下游装置增值创造了条件。
严抓改造抢效益
“要把效益抢出来,检修期间也得找突破。”技术科科长赵玉龙介绍说,化工一厂在检修期间,对挖潜增效寸土必争。
大检修中,他们首次使用“低排放停工法”,精准控制停工、退料、吹扫全过程,实现3套乙烯装置低排放、绿色停工。
挖潜增效与大检修有机融合必然是“1+1>2”的效果。他们竭力探索并成功实施的“裂解装置氮气开工法”,创下E3装置三大机组8小时内一次开工成功、反应器一次投用成功、合格产品产出用时最短、开工物料损失最少的4项历史最好纪录。仅降低物料损失一项,就为化工一厂挖潜1619万元。
不仅如此,他们实施的E1装置裂解气压缩机及汽轮机节能改造项目,提高了压缩机运行效率,彻底消除了潜在隐患,实现增效617万元。
优化提升抠效益
挖潜增效要取得实效,还要在精细化管理上“动刀”。
长期以来,该厂坚持开展指标日测算、周分析、月总结,统筹优化资源管理,确保装置生产高效有序。他们还制定大型机组专项运行管理办法,形成分厂、车间、班组三级联动机制。他们增加氢气产量并减少消耗;优化裂解炉出口温度COT,使裂解炉达到最佳裂解深度和效果;优化E3装置碱洗塔洗油注入量。多项优化措施共同发力,让化工一厂仅在优化增效一项就有3939万元进账。
在抓好生产结构优化的同时,他们大幅降低库存物资储备,累计完成平库利库783万元,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。
前不久,该厂选派技术骨干去往国内多套优秀乙烯生产单位开展调研,乙烯车间技术员张涛就在其中。“我们通过与调研装置的能耗、运行周期、热效率等进行对标,找到咱自己装置的运行短板。”张涛说。带着差距进行攻关,他们针对大庆石化乙烯装置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新技术和借鉴措施,为接下来的装置优化、挖潜增效埋下了伏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