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烟台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,安排部署烟台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任务。市政府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化工企业“打非治违”专项整治,提高化工产业准入门槛,实施综合评级评价,推动化工企业“进区入园”,促进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、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化工产业转型升级。
这次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,明确提出了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能力明显提升的整改目标,要求所有化工企业、园区(集中区)环评手续完备,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,主要污染物满足总量控制要求,危险废弃物全部妥善处理。化工园区(集中区)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率100%,化工园区(集中区)建立环境安全防控体系,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100%,化工企业、园区(集中区)建立完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。
同时,烟台市将建立烟台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负责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组织、指导、协调等工作。成立烟台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办公室,承担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日常工作。办公室工作职责由文秘宣传组、综合与规划组、安全生产组、环境保护组和节能降耗组承担。
今后,全市将不再审批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一般化工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。对防护距离内敏感目标搬迁未完成、污水管网未配套、污染治理设施与批复不符、事故应急设施与环评不符等化工建设项目,一律不予通过竣工环保验收。施工化工园区联防联控,化工园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,2017年底前全部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改造。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,以石化、有机化工为主要产业的化工园区,要按规定在园区边界设置检测点位,2016年底前安装运行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。
目前,烟台市化工和危化品领域形势总体稳定,但全市有各类危化品企业1600余家,涉及重大危险源73处,仅四大港口液体化工区库容就达到了560万立方,且万华工业园已建设成全省最大的化工园区,安全监管任务繁重、压力较大。
下步,烟台市将以“打非治违”和安全生产评级为抓手,摸清底数,列出清单,分类施策,依法整治,着力提高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,通过整治实现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,化工企业各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好于全省水平。各级安监部门将严厉打击八类非法违法行为,严格治理六个环节的违规违章作业行为,切实做到“全覆盖、零容忍、严执法、重实效”。对非法设立、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化工企业,依法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,并加强跟踪督察,确保关死关实。
在强化监管措施方面,将采取暗查暗访、随即抽查、“回头看”检查以及联合执法、公布“黑名单”、集中曝光警示和约谈相关负责人等多种方式,推动转型升级工作落实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坚持“重典治乱”,从严从重处理。在整治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,一律按照“四不放过”的原则提级查处、挂牌督办。